生长环境:
重唇石斛又叫金鱼石斛
生于海拔590-1260米的山地密林中树干上和山谷湿润岩石上。分布于广西(东兴、凌云、西林、龙胜、金秀、桂平、永福、阳朔、融水、平乐、南丹、隆林、田林,马山等地)、贵州西南部(兴义、罗甸、册亨)、云南东南部(屏边、金平、文山)
形态特征
重唇石斛茎下垂,圆柱形或有时从基部上方逐渐变粗,通常长8-40厘米,粗2-5毫米,具少数至多数节,节间长1.5-2厘米,干后淡黄色。叶薄革质,狭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4-10厘米,宽4-8 毫米,先端钝并且不等侧2圆裂,基部具紧抱于茎的鞘。
生长习性
重唇石斛是一种喜阴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,喜在温暖、潮湿、以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、半阴半阳的环境,1月平均气温高于8℃的亚热带深山老林中生长为佳,适宜生长温度为15到28度,适宜生长空气湿度为60%以上,对土肥要求不甚严格,野生多在疏松且厚的树皮或树干上生长,有的也生长于石缝中。属气生根系,主要要求根部通透性好,采用的基质最好能通风透气滤水,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,生长速度快,生存能力非常强。每年春末夏初,二年生茎上部节上抽出花序,开花后从茎基长出新芽发育成茎,秋冬季节进入休眠期
种植方式:
选地、整地 根据其生长习性,石斛类栽培地宜选半阴半阳的环境,空气湿度在80%以上,冬季气温在0℃以上地区。人工可控环境也可,树种应以黄桷树、梨树、樟树等且应树皮厚有纵沟、含水多、枝叶茂、树干粗大的活树,石块地也应在阴凉、湿润地区,石块上应有苔藓生长及表面有少量腐殖质。
浇水管理:
栽植初期先放在阴凉阴凉并有散射光处,仅向叶面上喷些水,勿向盆内浇水。约10-15天后,待萌发出新根后两移至阴棚下养护。生长季节浇水要干湿相间保持适度干薄饼肥水。生长旺盛期树每天浇水一次,干旱季节和炎夏还需经常在花盆四周地面上喷水,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,并要注意通风良好。冬季休眠期应少浇水。后期空气湿度过小要经常浇水保湿,可用喷雾器以喷雾的形式浇水。
施肥管理:
由于石斛类为气生根,因此要喷施适宜的叶面肥作为营养液,以供给植株充足的养分,利早发根长芽。叶面肥可以选择硝酸钾、磷酸二氢钾、腐植酸类等,以及进口三元复合肥和稀释的MS培养基等。一般移栽后一周,植株新根发生后开始喷施千分之一的硝酸钾或磷酸二氢钾,7-10天喷一次,连续喷3次。
医药用途
重唇石斛也是名贵中药材主治:外用治跌打损伤,骨折伤筋;内服治咽喉痒,咳嗽 一般干条销往全国各地药厂,
转载请注明:华亿平台网页 » 石斛百科之【重唇石斛】简介